以刀斫石石生火,客者提椎笑其左。哙也岸帻髯如嗔,相对留侯愧婀娜。
病我作诗矜崛强,动援险怪争老苍。欲纳天地入纤芥,直视元古皆混茫。
焉知握棘上嵩华,不如按辔驰平康。东瓯司马三唐杰,午影悬竿肖诗笔。
丰肌若熨骨自寒,大气能虚理为实。间于别想参奇谲,根柢和平可心质。
独鸢衔缴天半飞,单骑横戈隧阴出。读之终卷吾浩叹,区区此道今已难。
摹风缋雅习优孟,佻响何论乾嘉还?岂无一二振衰手,蝥弧高树雄一坛。
或嫌横骤越中矩,长河不闸山无关。不则蛊媚学孙寿,厚以粉泽轻以鬟。
君来抱瑟向筝座,知谁敛色聆尔弹。张军挑战颇自负,至此瞠乎殿君后。
老阮能作鸾凤鸣,腐史甘为牛马走。如资疏磬追越思,愿乞灵丹药痹手。
两心忽慰十年怀,万古同期一杯酒。吁嗟乎,野农得穫多弃锄,几人作吏还读书?
偶乘纷冗得閒隙,弥珍精力同璠玙。岩英泽秀荟之润,帝怀民隐交相纾。
况君试硎不露刃,渊渊内性工蓄储。以文经世有真际,勉矣毋使日月除。
龙珠我亦葆芒采,奈尔天汉悬月蝫。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
楚子狩于州来,次于颍尾,使荡侯、潘子、司马督、嚣尹午、陵尹喜帅师围徐以惧吴。楚子次于乾溪,以为之援。
雨雪,王皮冠,秦复陶,翠被,豹舄,执鞭以出,仆析父从。右尹子革夕,王见之。去冠被,舍鞭,与之语曰:“昔我先王熊绎与吕伋、王孙牟、燮父、禽父,并事康王,四国皆有分,我独无有。今吾使人于周,求鼎以为分,王其与我乎?”
对曰:“与君王哉!昔我先王熊绎,辟在荆山,筚路蓝缕,以处草莽,跋涉山林,以事天子,唯是桃弧、棘矢,以共御王事。齐,王舅也;晋及鲁、卫,王母弟也。楚是以无分,而彼皆有。今周与四国服事君王,将唯命是从,岂其爱鼎?”王曰:“昔我皇祖伯父昆吾,旧许是宅。今郑人贪赖其田,而不我与。我若求之,其与我乎?”
对曰:“与君王哉!周不爱鼎,郑敢爱田?”王曰:“昔诸侯远我而畏晋,今我大城陈、蔡、不羹,赋皆千乘,子与有劳焉。诸侯其畏我乎?”对曰:“畏君王哉!是四国者,专足畏也,又加之以楚,敢不畏君王哉?”
工尹路请曰:“君王命剥圭以为鏚柲,敢请命。”王入视之。析父谓子革:“吾子,楚国之望也!今与王言如响,国其若之何?”子革曰:“摩厉以须,王出,吾刃将斩矣。”
王出,复语。左史倚相趋过。王曰:“是良史也,子善视之。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对曰:“臣尝问焉,昔穆王欲肆其心,周行天下,将皆必有车辙马迹焉。祭公谋父作《祈招》之诗,以止王心,王是以获没于祗宫。臣问其诗而不知也;若问远焉,其焉能知之?”
王曰:“子能乎?”对曰:“能。其《诗》曰:‘祈招之愔愔,式昭德音。思我王度,式如玉,式如金。形民之力,而无醉饱之心。’”
王揖而入,馈不食,寝不寐,数日。不能自克,以及于难。
仲尼曰:“古也有志:‘克己复礼,仁也。’信善哉!楚灵王若能如是,岂其辱于乾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