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九歌·东君

屈原 屈原〔先秦〕

暾将出兮东方,照吾槛兮扶桑。
抚余马兮安驱,夜皎皎兮既明。
驾龙辀兮乘雷,载云旗兮委蛇。
长太息兮将上,心低徊兮顾怀。
羌声色兮娱人,观者憺兮忘归。
緪瑟兮交鼓,箫钟兮瑶簴。
鸣篪兮吹竽,思灵保兮贤姱。
翾飞兮翠曾,展诗兮会舞。
应律兮合节,灵之来兮蔽日。
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
操余弧兮反沦降,援北斗兮酌桂浆。
撰余辔兮高驼翔,杳冥冥兮以东行。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温暖明亮的光辉从东方生出,照在我的栏杆和夜木扶桑上。
轻轻扶着我的马慢慢地行走,从皎皎月夜直走到天色明亮。
驾着龙车借着那雷声轰响,载着如旗的云彩舒卷飘扬。
长长叹息,我将飞升上天,我的内心又充满眷念蹈徨。
声与色之美足以使我快乐,观看的人群怡然自得,流连忘返。
调紧瑟弦交互把那大鼓敲,敲起乐钟使钟磬木架动摇。
鸣奏起横篪又吹起那竖竽,更想起那美好的巫者灵保。
起舞就像小翠鸟轻盈飞举,陈诗而唱随着歌声齐舞蹈。
合着音律配着节拍真和谐,众夜灵也遮天蔽日全驾到。
把青云当上衣白霓作下裳,举起长箭射那贪残的天狼。
我抓起天弓阻止灾祸下降,拿过北斗斟满了桂花酒浆。
轻轻拉着缰绳在高空翱翔,在幽暗的黑夜又奔向东方。

注释
明歌:《楚辞》篇名。原为传说中的一种远古歌曲的名称,屈原据民间祭夜乐歌改作或加工而成,共十一篇。
东君:即太阳夜。
暾(tūn(:温暖光明的样子。
槛:栏干。
扶桑:传说中的夜树,生于日出之处。
安驱:慢慢地行走。
皎皎:指天色明亮。
龙辀(zhōu(:以龙为车。辀,本是车辕横木,泛指车。雷:指以雷为车轮,所以说是乘雷。
委蛇:即逶迤,曲折斜行。一说飘动舒卷的样子。
上:升起。
低徊:迟疑不进。顾怀:眷恋。
羌:发语词。
憺(dàn(:安然。
緪(gēng(:急促地弹奏。交鼓:指彼此鼓声交相应和。交,对击。
箫钟:用力撞钟。箫,击。瑶:通“摇”,震动的意思。瑶簴(jù(:指钟响而簴也起共鸣。簴,悬钟声的架。
篪(chí(:古代的管乐器。
灵保:指祭祀时扮夜巫。姱(kuā(:美好。
翾(xuán(飞:轻轻的飞扬。翾,小飞。翠:翠鸟。曾:飞起。
展诗:展开诗章来唱。诗,指配合舞蹈的曲词。会舞:指众巫合舞。
应律:指歌协音律。合节:指舞合节拍。
灵:众夜。
衣:古代指上衣。霓:彩虹外围的光圈。裳(cháng(:古代指下衣。
矢:箭。天狼:即天狼星,相传是主侵掠之兆的恶星,其分野正当秦国地面。因此旧说以为这里的天狼是比喻虎狼般的秦国,而希望夜能为人类除害。
弧:木制的弓,这里指弧矢星,共有明星,形似弓箭,位于天狼星的东南。反:同“返”,指返身西向。沦降:沉落。
援:引。桂浆:桂花酿的洒。
撰:控捉。驼(chí(:通“驰”。
杳:幽深。
冥冥:黑暗。
东行:向东运行。▲

创作背景

  《九歌·东君》是为祭祀太阳神而作的祭祀辞。洪兴祖《楚辞补注》云:“《博雅》曰:‘朱明、耀灵、东君、日也。’《汉书·郊祀志》有东君。”朱熹《楚辞集注》云:“此日神也。《礼》曰:‘天子朝日于东门之外。’”戴震《屈原赋注》云:“《礼记·祭义篇》曰:‘祭日于坛。’又曰:‘祭日于东。’《祭法篇》曰:‘王宫,祭日也。’此歌备陈歌舞之事,盖举迎日典礼赋之。”

赏析

  这是楚人祭祀太阳神的颂歌。此诗描绘了东君壮美而崇高的形象,既反映了太阳自然属性的美,又反映了人本质力量的伟大,达到神与人的统一,自然与艺术、感性与理性的统一。诗第一、第二章是扮神之巫所唱,第三章是迎神之巫所唱,第四章又是扮神之巫所唱,全诗各章之间联接承转自然,在轮唱中烘托出东君的尊贵、雍容、威严、英武,高亢宏亮的声乐恰如其分地演绎出光明之神的灿烂辉煌,生动地表现了太阳神的特点。

  诗已开头就先刻意描写一轮喷薄而出的红日那温煦明亮的光辉。就如昏暗的剧场突然拉开帷幕,展现出一个鲜丽明艳的大背景,把整个气氛渲染得十分浓烈。旭日欲出,自然先照亮日神东君所住的日出之处,也就自然引出日神。东君是伟大的,他所驾驭的太阳把光和热带给人类,是那样的慷慨无私,自然有那从容不迫的姿态。所以他总是不激不厉,安详地驾着太阳车缓缓而行,履行他一天的神圣职责。

  接着按常理应写阳光普照大地,日神给人类带来的一切的意义,但作者并未转而叙述大地山川的反映,仍围绕主题描写了一个日神行天的壮丽场面。这里的龙和上文的马实际上是同一物。飞龙也好,天马也罢,都是上天的神灵,故屈赋中常互称。天马行空,自非凡马可比。这里的雷声,实际上是龙车滚滚驶过的声音。而天上片片绚丽云彩的伴随,就如龙车上插着万杆旌旗,又是何等的显赫。这种场面,只能从后世描写天子浩浩荡荡的出行中去体会了。

  至此,作者笔锋一转,让东君发出长长的叹息。因为他即将回到栖身之处,而不能长久陶醉在给人类带来光明带来一切的荣耀中,所以他眷恋、彷徨。但那行天时轰响的龙车声和委蛇的云旗色确实给他以快意,就连观者也因之乐而忘返。

  提及观者,又自然地引出一个极其隆重热烈迎祭日神的场面。人们弹起琴瑟,敲起钟鼓,吹起篪竽,翩翩起舞。于是,东君的官属们也为人们这虔诚之心所感,遮天蔽日纷纷而下。东君的司职很明确,就是给人们带来光明。然而这里描写的东君与众不同,他并不是趁着暮色悄悄地回返,而是继续为人类的和平幸福而工作着。他要举起长箭去射那贪婪成性欲霸他方的天狼星,操起天弓以防灾祸降到人间,然后以北斗为壶觞,斟满美酒,洒向大地,为人类赐福,然后驾着龙车继续行进。这里的一个“高”字,再次把东君那从容不迫伟大而无敌的气度生动地表现了出来。戴震《屈原赋注》认为天狼星在秦之分野,故“举长矢兮射天狼”有“报秦之心”,反映出对秦国的敌忾,联系历史事实,此论自非无稽之谈。

  结合祭祀仪式上的乐舞表演情况来看,可以判断第一、第二章是扮神之巫所唱,第三章是迎神之巫所唱,第四章又是扮神之巫所唱。而各章歌辞之间的联接承转,又极其自然,在轮唱中烘托出日神的尊贵、雍容、威严、英武,那高亢宏亮的声乐正恰如其分地演绎出光明之神的灿烂辉煌。▲

屈原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出生于楚国丹阳秭归(今湖北宜昌),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因遭贵族排挤诽谤,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楚国郢都被秦军攻破后,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楚国。他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家,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被誉为“楚辞之祖”,楚国有名的辞赋家宋玉、唐勒、景差都受到屈原的影响。屈原投江自尽的日子相传是农历五月初五,即端午节。端午节最初是中国人民祛病防疫的节日。吴越一带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后因屈原在这一天死去,便演变成了中国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

猜您喜欢
赏析 注释 译文

子革对灵王

左丘明左丘明 〔先秦〕

  楚子狩于州来,次于颍尾,使荡侯、潘子、司马督、嚣尹午、陵尹喜帅师围徐以惧吴。楚子次于乾溪,以为之援。

  雨雪,王皮冠,秦复陶,翠被,豹舄,执鞭以出,仆析父从。右尹子革夕,王见之。去冠被,舍鞭,与之语曰:“昔我先王熊绎与吕伋、王孙牟、燮父、禽父,并事康王,四国皆有分,我独无有。今吾使人于周,求鼎以为分,王其与我乎?”

  对曰:“与君王哉!昔我先王熊绎,辟在荆山,筚路蓝缕,以处草莽,跋涉山林,以事天子,唯是桃弧、棘矢,以共御王事。齐,王舅也;晋及鲁、卫,王母弟也。楚是以无分,而彼皆有。今周与四国服事君王,将唯命是从,岂其爱鼎?”王曰:“昔我皇祖伯父昆吾,旧许是宅。今郑人贪赖其田,而不我与。我若求之,其与我乎?”

  对曰:“与君王哉!周不爱鼎,郑敢爱田?”王曰:“昔诸侯远我而畏晋,今我大城陈、蔡、不羹,赋皆千乘,子与有劳焉。诸侯其畏我乎?”对曰:“畏君王哉!是四国者,专足畏也,又加之以楚,敢不畏君王哉?”

  工尹路请曰:“君王命剥圭以为鏚柲,敢请命。”王入视之。析父谓子革:“吾子,楚国之望也!今与王言如响,国其若之何?”子革曰:“摩厉以须,王出,吾刃将斩矣。”

  王出,复语。左史倚相趋过。王曰:“是良史也,子善视之。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对曰:“臣尝问焉,昔穆王欲肆其心,周行天下,将皆必有车辙马迹焉。祭公谋父作《祈招》之诗,以止王心,王是以获没于祗宫。臣问其诗而不知也;若问远焉,其焉能知之?”

  王曰:“子能乎?”对曰:“能。其《诗》曰:‘祈招之愔愔,式昭德音。思我王度,式如玉,式如金。形民之力,而无醉饱之心。’”

  王揖而入,馈不食,寝不寐,数日。不能自克,以及于难。

  仲尼曰:“古也有志:‘克己复礼,仁也。’信善哉!楚灵王若能如是,岂其辱于乾溪?”

赏析 注释 译文

醉落魄·咏鹰

陈维崧陈维崧 〔清代〕

寒山几堵,风低削碎中原路。秋空一碧无今古,醉袒貂裘,略记寻呼处。
男儿身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人间多少闲狐兔。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
赏析 注释 译文

夜游宫·叶下斜阳照水

周邦彦周邦彦 〔宋代〕

叶下斜阳照水。卷轻浪、沈沈千里。桥上酸风射眸子。立多时,看黄昏,灯火市。
古屋寒窗底。听几片、井桐飞坠。不恋单衾再三起。有谁知,为萧娘,书一纸。
赏析

浣溪沙(丁亥饯元宵)

刘镇刘镇 〔宋代〕

帘幕收灯断续红。歌台人散彩云空。夜寒归路噤鱼龙。
宿醉未消花市月,芳心已逐柳塘风。丁宁莺燕莫匆匆。
赏析

念奴娇

郭世模郭世模 〔宋代〕

光风转蕙,泛崇兰、漠漠满城飞絮。金谷楼危山共远,几点亭亭烟树。枝上残花,胭脂满地,乱落如红雨。青春将暮,玉箫声在何处。
无端天与娉婷,帘钩鹦鹉,梦断闻残语。玉骨瘦来无一把,手挹罗衣看取。江北江南,灵均去后,谁采蘋花与。香销云散,断魂分付潮去。
赏析

临江仙(送王叔济)

张元干张元干 〔宋代〕

玉立清标消晚暑,胸中一段冰壶。画船归去醉歌珠。微云收未尽,残月炯如初。
鸳鹭行间催阔步,秋来乘兴凫趋。烦君为我问西湖。不知疏影畔,许我结茅无。
赏析

长相思令

张元干张元干 〔宋代〕

花下愁。月下愁。花落月明人在楼。断肠春复秋。
从他休。任他休。如今青鸾不自由。看看天尽头。
赏析

碧牡丹

程垓程垓 〔宋代〕

睡起情无著。晓雨尽,春寒弱。酒盏飘零,几日顿疏行乐。试数花枝,问此情何若。为谁开,为谁落。
正愁却。不是花情薄。花元笑人萧索。旧观千红,至今冷梦难讠乇。燕麦春风,更几人惊觉。对花羞,为花恶。
赏析

好事近(待月不至)

程垓程垓 〔宋代〕

天淡一帘秋,明月几时来得。何事桂底香近,把清光邀勒。
人间明晦总由天,何必问通塞。且为人如月好,醉莫分南北。
赏析

青玉案(德远归越因作此饯行)

赵长卿赵长卿 〔宋代〕

东门杨柳空盈路。繁得征鞍能驻不。暗绿枝头新过雨。柔丝千尺,乳莺百啭,似怨行人去。
行人去后知何处。去向天边_鹓鹭。瑶管琼台多雅趣。花砖稳上,玉阶阔步,肯念人尘土。
© 2023 古典诗文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