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正德〔南北朝〕
桢干屈曲尽,兰麝氛氲消。欲知怀炭日,正是履霜朝。
萧正德
(?—549)南朝梁南兰陵(今江苏常州)人,字公和。萧宏子。齐建武中,为萧衍(梁武帝)养子,及衍生昭明太子,正德还本,遂怀怨望。入梁,封西丰县侯,武帝普通六年,以黄门侍郎为轻车将军,奔北魏,寻逃归。武帝不之过,复本封。中大通四年,为吴郡太守,征为侍中,封临贺郡王。志行无悛,常公行剥掠。时称四凶之一。太清二年,侯景之乱,正德率众附景。景推为天子。台城陷,降之为大司马。正德有怨言,旋为景所杀。
【商调】挂金索
王玠 〔宋代〕
【黄钟】红锦袍
徐再思 〔元代〕
水仙子·游越福王府
乔吉 〔元代〕
清江引·竞功名有如车下坡
贯云石 〔元代〕
金明池·天阔云高
仲殊 〔宋代〕
浣溪沙·花渐凋疏不耐风
孙光宪 〔五代〕
蝶恋花·莫斗婵娟弓样月
王国维 〔近现代〕
金缕曲·咏白海棠
顾太清 〔清代〕
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
纳兰性德 〔清代〕
如梦令·万帐穹庐人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