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绎〔南北朝〕
澄江涵皓月,水影若浮天。风来如可泛,流急不成圆。
秦钩断复接,和璧碎还联。裂纨依岸草,斜桂逐行船。
即此春江上,无俟百枝然。
萧绎
(508—554)即元帝。字世诚,小字七符。南兰陵(今江苏常州)人。南朝梁武帝第七子。武帝天监十三年,封湘东王。命王僧辩平侯景,即位于江陵。时州郡大半入西魏,人户著籍,不盈三万。承圣三年,西魏军来攻,帝尚于龙光殿讲《老子》,百官戎服以听。魏军至,帝犹赋诗不废。及城陷,为魏人所杀。在位三年,庙号世祖。帝幼盲一目,好读书,工书善画,藏书十四万卷,城破时自行焚毁。所作诗赋轻艳绮靡,与兄纲相仿。著作颇多,原有集,已散佚,今存《金楼子》及《梁元帝集》辑本。
浔阳春三首
白居易 〔唐代〕
春生何处闇周游,海角天涯遍始休。先遣和风报消息,续教啼鸟说来由。
展张草色长河畔,点缀花房小树头。若到故园应觅我,为传沦落在江州。
【黄钟】人月圆_一枝仙桂香
赵孟頫 〔元代〕
【双调】雁儿落过得胜令 闲居
宋方壶 〔元代〕
【南吕】一枝花 离闷
贯云石 〔元代〕
满江红·斗帐高眠
佚名 〔宋代〕
诉衷情·春游
陈子龙 〔明代〕
水调歌头·夜醉西楼为楚英作
白朴 〔元代〕
虞美人·银床淅沥青梧老
纳兰性德 〔清代〕
玉楼春·风前欲劝春光住
辛弃疾 〔宋代〕
浣溪沙(和王通一韵简虞祖予)
王质 〔唐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