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绎〔南北朝〕
涂林未应发,春暮转相催。然灯疑夜火,连珠胜早梅。
西域移根至,南方酿酒来。叶翠如新剪,花红似故裁。
还忆河阳县,映水珊瑚开。
萧绎
(508—554)即元帝。字世诚,小字七符。南兰陵(今江苏常州)人。南朝梁武帝第七子。武帝天监十三年,封湘东王。命王僧辩平侯景,即位于江陵。时州郡大半入西魏,人户著籍,不盈三万。承圣三年,西魏军来攻,帝尚于龙光殿讲《老子》,百官戎服以听。魏军至,帝犹赋诗不废。及城陷,为魏人所杀。在位三年,庙号世祖。帝幼盲一目,好读书,工书善画,藏书十四万卷,城破时自行焚毁。所作诗赋轻艳绮靡,与兄纲相仿。著作颇多,原有集,已散佚,今存《金楼子》及《梁元帝集》辑本。
【双调】水仙子 田家
贯云石 〔元代〕
忆少年·飞花时节
朱彝尊 〔清代〕
春光好·花滴露
欧阳炯 〔五代〕
踏莎行·秋入云山
张抡 〔宋代〕
水龙吟送张大经御史,就用公九日韵,兼简
白朴 〔元代〕
长亭怨慢·雁
八声甘州(读周公瑾传)
王质 〔唐代〕
潇湘神
黄公绍 〔唐代〕
柳梢青
石孝友 〔宋代〕
踏青游
赵温之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