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攀龙〔明代〕
病色还相假,秋光溘自开。清羸堪傍竹,潦倒重衔杯。
返照湖边尽,浮云海上来。即今知九辩,无处不悲哉。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浔阳三题 其一 庐山桂
白居易 〔唐代〕
偃蹇月中桂,结根依青天。天风绕月起,吹子下人间。
飘零委何处,乃落匡庐山。生为石上桂,叶如剪碧鲜。
枝干日长大,根荄日牢坚。不归天上月,空老山中年。
庐山去咸阳,道里三四千。无人为移植,得入上林园。
不及红花树,长栽温室前。
北人食菱
江盈科 〔明代〕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啖菱,并壳入口。或曰:“食菱须去壳。”其人自护所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夫菱生于水而非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蟾宫曲·雪
薛昂夫 〔元代〕
【越调】柳营曲_和听雪酒半
徐再思 〔元代〕
蝶恋花·莫斗婵娟弓样月
王国维 〔近现代〕
鱼游春水·芳洲生苹芷
张元干 〔宋代〕
生查子·药名闺情
陈亚 〔宋代〕
念奴娇·西湖雨感次素庵韵
徐灿 〔清代〕
浣溪沙·水涨鱼天拍柳桥
周邦彦 〔宋代〕
瑞鹧鸪
李夫人 〔五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