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文先生清洒洒,官冷心閒身未暇。手提木铎出蓬蒿,去年东去今西下。
重来别路两经秋,正值空林初解夏。道旁车笠走相送,班荆旧是同游者。
忆昨齐昌一访君,半载山癯寄官舍。春风三月送归僧,梦里昔游如昨夜。
人生离合会有时,勿惜为君重劝驾。殷勤次第说官程,四坐相看莫相讶。
西南一路入高凉,平原道直澄川泻。只轮车上青油伞,稳坐看山如广厦。
到时日暮宿邮亭,四野孤烟起桑柘。诸生束带出郭迎,明发斋夫催上马。
入门高坐讲道德,二帝三王无五霸。上农播种下农穫,莫误糠秕作良稼。
大儒出矣小儒鸣,安事诗书兴教化。闻君早得如意珠,一颗圆明大无价。
今来卖与辨州儿,罔象离朱难假借。山僧拭目几回看,临岐休说无生话。
祇凭寄语彼都人,罄取顽金归大冶。当知今日李先生,也向东林曾结社。
成鹫(1637-1722),清朝初年广东肇庆鼎湖山庆云寺僧。又名光鹫,字迹删,号东樵山人。俗姓方,名觊恺,字麟趾,番禺(今属广东省)人。出身书香仕宦世家。其为人豪放倜傥,诗文亦卓厉痛快,尽去雕饰,颇有似庄子处。沈德潜誉为诗僧第一。作品有《楞严直说》十卷、《鼎湖山志》八卷、《咸陟堂集》四十三卷、《金刚直说》一卷、《老子直说》二卷、《庄子内篇注》一卷等。
援兄子严、敦,并喜讥议,而通轻侠客。援前在交趾,还书诫之曰:“吾欲汝曹闻人过失,如闻父母之名:耳可得闻,口不可得言也。好议论人长短,妄是非正法,此吾所大恶也:宁死,不愿闻子孙有此行也。汝曹知吾恶之甚矣,所以复言者,施衿结缡,申父母之戒,欲使汝曹不忘之耳!
“龙伯高敦厚周慎,口无择言,谦约节俭,廉公有威。吾爱之重之,愿汝曹效之。杜季良豪侠好义,忧人之忧,乐人之乐,清浊无所失。父丧致客,数郡毕至。吾爱之重之,不愿汝曹效也。效伯高不得,犹为谨敕之士,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者也。效季良不得,陷为天下轻薄子,所谓‘画虎不成反类狗’者也。讫今季良尚未可知,郡将下车辄切齿,州郡以为言,吾常为寒心,是以不愿子孙效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