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顺鼎〔清代〕
湘天住久,算有情山水,物情岁月。守著美人香草在,强似江湖落魄。
笛簟填词,筝篷载酒,来往烟骚国。并非纪律,此身总觉如客。
眼底红叶高楼,黄花小院,相对堪浮白。一种秋风成共命,记否去年今日。
一第天悭,百蛮亲老,那更流光瞥。鬓丝禅榻,华年两字消得。
易顺鼎
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双调】折桂令
曾瑞 〔元代〕
临江仙·幽闺欲曙闻莺转
毛熙震 〔五代〕
虞美人·弄梅骑竹嬉游日
王国维 〔近现代〕
念奴娇·胭脂井
郑燮 〔清代〕
惜分飞·寒夜
吴绮 〔清代〕
丑奴儿慢·春日
黄景仁 〔清代〕
虞美人·黄昏又听城头角
纳兰性德 〔清代〕
过秦楼·大石
周邦彦 〔宋代〕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宋代〕
卜算子(寿母)
邹应龙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