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顺鼎〔清代〕
指沈沈碧琉璃样,镜中呼出凉月。才把斜阳生送了,都没一丝儿热。
香成国。有一种秋心,要与荷花说。菱歌唱彻。且玉椀调冰,银镫照水,坐到满湖黑。
回首看,几个名场结客。黄尘衣上三尺。谁似藕丝乡里做,消受花红水碧。
鸥波阔。算小小乌篷,便是江南宅。惹侬愁绝。又采绿年年,闹红处处,飞梦到天末。
易顺鼎
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木芙蓉
白居易 〔唐代〕
牧童逮狼
蒲松龄 〔清代〕
两牧童入山至狼穴,穴中有小狼二。谋分捉之,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少倾,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童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且号且抓。其一童嗥又在彼树致小狼鸣急。狼闻声四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彼,号抓如前状。前树又鸣,又转奔之。口无停声,足无停趾,数十往复,奔渐迟,声渐弱;既而奄奄僵卧,久之不动。童下视之,气已绝矣。
【南吕】金字经_湖上小隐老
张可久 〔元代〕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元代〕
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闭门
唐寅 〔明代〕
金缕曲·癸酉秋出都述怀有赋
龚自珍 〔清代〕
浣溪沙·画舫离筵乐未停
王国维 〔近现代〕
念奴娇·昆仑
毛泽东 〔近现代〕
木兰花慢·渔父词
刘克庄 〔宋代〕
如梦令·万帐穹庐人醉
纳兰性德 〔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