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顺鼎〔清代〕
广寒人散踏歌收。曲谁偷。谱谁修。谒帝穿云,说与世间愁。
骨透红冰心透月,吹过了,几沧桑,凉未休。
飘零老仙何处楼。楚天幽。一声留。睡也睡也,骊宫梦不稳银湫。
十载江南,飞雨夜行舟。湘上雁风如发劲,丝气息,到层空,浑是秋。
易顺鼎
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双调】折桂令_鹤骨笛洗闲
王举之 〔元代〕
【越调】斗鹌鹑_风情连夜银
曾瑞 〔元代〕
凭阑人·寄征衣
姚燧 〔元代〕
贺新郎·酬辛幼安再用韵见寄
陈亮 〔宋代〕
相见欢·年年负却花期
张惠言 〔清代〕
年年负却花期!过春时,只合安排愁绪送春归。梅花雪,梨花月,总相思。自是春来不觉去偏知。
踏莎行·二社良辰
陈尧佐 〔宋代〕
女冠子·含娇含笑
温庭筠 〔唐代〕
清平乐·洛阳愁绝
玉楼春·戏赋云山
辛弃疾 〔宋代〕
浣溪沙·缥缈红妆照浅溪
苏轼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