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慈铭〔清代〕
榴火添旬,槐阴送夏,月圆才上初弦。莲漏声中,无端瘦到茶烟。
夜深一例潇潇雨,只凄凉、独自灯边。况消魂、数尽流萤,听遍啼鹃。
隔帘花影知谁惜,尽无言烟里,泣损红娟。闻说银屏,近来也蹙眉山。
却看湘簟盈盈泪,总无情、争忍轻眠。眄星河、玉雁飞时,还与传笺。
李慈铭
李慈铭(1830~1894)晚清官员,著名文史学家。初名模,字式侯,后改今名,字爱伯,号莼客,室名越缦堂,晚年自署越缦老人。会稽(今浙江绍兴)西郭霞川村人。光绪六年进士,官至山西道监察御史。数上封事,不避权要。日记三十余年不断,读书心得无不收录。学识渊博,承乾嘉汉学之余绪,治经学、史学,蔚然可观,被称为“旧文学的殿军”。
【越调】天净沙_咏秃笠儿深
王和卿 〔元代〕
咏秃笠儿深掩过双肩,头巾牢抹到眉边,款款的把笠檐儿试掀。连荒道一句:君子人不见头面!
【中吕】红绣鞋_怀古金字淡
张可久 〔元代〕
【双调】沉醉东风_湖上晚眺林
酹江月·淮城感兴
张绍文 〔宋代〕
踏莎行·二社良辰
陈尧佐 〔宋代〕
水调歌头冬至,同行台王子勉中丞,韩君美
白朴 〔元代〕
酒泉子·楚女不归
温庭筠 〔唐代〕
桂枝香·金陵怀古
王安石 〔宋代〕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归帆 一作:征帆)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行香子·七夕
李清照 〔宋代〕
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
苏轼 〔宋代〕
余去岁在东武,作《水调歌头》以寄子由。今年子由相从彭门居百余日,过中秋而去,作此曲以别。余以其语过悲,乃为和之,其意以不早退为戒,以退而相从之乐为慰云耳
安石在东海,从事鬓惊秋。中年亲友难别,丝竹缓离愁。一旦功成名遂,准拟东还海道,扶病入西州。雅志困轩冕,遗恨寄沧洲。岁云暮,须早计,要褐裘。故乡归去千里,佳处辄迟留。我醉歌时君和,醉倒须君扶我,惟酒可忘忧。一任刘玄德,相对卧高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