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攀龙〔明代〕
夙昔红颜一大夫,乘轺河朔何为乎。除书岁下不得调,鼓其刀笔宁壮图。
帝恩初欲存折槛,谓尔祝网从皇都。相逢但饮邢州酒,太守况即高阳徒。
庭前秋色正惨淡,囊里新诗复有无。醉歌出塞云中曲,朔气飒沓来飞狐。
路傍小臣久汩没,安得座上开江湖。眼前大雅竟谁是,作者如山道各殊。
更须一日论万古,挥毫振臂群雄呼。维时海内称二子,高名自喜王生俱。
白雪青天动萧瑟,台郎郡吏同崎岖。楚璧照邻不敢献,蛾眉在宫还自涂。
王生仰视浮云徂,矫手捋我颔下须。与君周旋在今日,还能百万来长驱。
忽然神气回莽苍,孤城摇落相踟蹰。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和吴克明广文赋梅
辛弃疾 〔宋代〕
【双调】沉醉东风_有所感流水
周德清 〔元代〕
【双调】清江引_咏秋日海棠
张养浩 〔元代〕
齐天乐·会江湖诸友泛湖
吴文英 〔宋代〕
河传·花落
孙光宪 〔五代〕
鹊桥仙·待月
完颜亮 〔金朝〕
卜算子·烟雨幂横塘
谢逸 〔宋代〕
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
李清照 〔宋代〕
木兰花令·宿造口闻夜雨寄子由才叔
苏轼 〔宋代〕
水调歌头(中秋饮南楼呈范宣抚)
王质 〔唐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