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攀龙〔明代〕
司马台前列柏高,风云犹自夹旌旄。属镂不是君王意,莫作胥山万里涛。
幕府高临碣石开,蓟门丹旐重徘徊。沙场入夜多风雨,人见亲提铁骑来!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阴饴甥对秦伯
左丘明 〔先秦〕
十月,晋阴饴甥会秦伯,盟于王城。
秦伯曰:“晋国和乎?”对曰:“不和。小人耻失其君而悼丧其亲,不惮征缮以立圉也。曰:‘必报仇,宁事戎狄。’君子爱其君而知其罪,不惮征缮以待秦命。曰:‘必报德,有死无二。’以此不和。”秦伯曰:“国谓君何?”对曰:“小人戚,谓之不免;君子恕,以为必归。小人曰:‘我毒秦,秦岂归君?’君子曰:‘我知罪矣,秦必归君。贰而执之,服而舍之,德莫厚焉,刑莫威焉。服者怀德,贰者畏刑,此一役也,秦可以霸。纳而不定,废而不立,以德为怨,秦不其然。’”秦伯曰:“是吾心也。”
改馆晋侯,馈七牢焉。
【黄钟】人月圆_一枝仙桂香
赵孟頫 〔元代〕
拨不断·菊花开
马致远 〔元代〕
石州慢·薄雨收寒
贺铸 〔宋代〕
浣溪沙·日射人间五色芝
元好问 〔金朝〕
眼儿媚·萋萋芳草小楼西
刘基 〔明代〕
采桑子·重阳
毛泽东 〔近现代〕
十样花·陌上风光浓处
李弥逊 〔宋代〕
应天长·条风布暖
周邦彦 〔宋代〕
点绛唇·闺思
李清照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