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攀龙〔明代〕
拾蚕蚕如指,出桑桑如掌。一日三箔眠,交侬那得往。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寓意诗五首 其五
白居易 〔唐代〕
婆娑园中树,根株大合围。蠢尔树间虫,形质一何微。
孰谓虫之微,虫蠹已无期。孰谓树之大,花叶有衰时。
花衰夏未实,叶病秋先萎。树心半为土,观者安得知。
借问虫何在,在身不在枝。借问虫何食,食心不食皮。
岂无啄木鸟,觜长将何为。
减字木兰花·冬至
阮阅 〔宋代〕
临江仙·柳絮
曹雪芹 〔清代〕
忆秦娥·情脉脉
程垓 〔宋代〕
采桑子·冷香萦遍红桥梦
纳兰性德 〔清代〕
朝中措·梅
陆游 〔宋代〕
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
苏轼 〔宋代〕
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五首。潭在城东二十里,常与泗水增减清浊相应。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缲车,牛衣古柳卖黄瓜。(缲 通:缫)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东风齐著力(除夕)
胡浩然 〔唐代〕
夜飞鹊
陈允平 〔宋代〕
霜天晓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