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梦阳〔明代〕
庐山绝顶天池寺,铁瓦为堂白石柱。传言周颠劳圣祖,天眼尊者同颠住。
崄绝下阚无底壑,屈曲穿缘惟一路。顷属秋晴强攀陟,俯之四海生云雾。
岷峨累垂西向我,杳杳长江但东注。君不见寺东崖石镌竹林,穹碑御制山之岑。
周颠胡不留至今,周颠胡不留至今,虎啼日暮愁人心。
李梦阳
李梦阳(1472-1530),字献吉,号空同,汉族,庆阳府安化县(今甘肃省庆城县)人,迁居开封,工书法,得颜真卿笔法,精于古文词,提倡“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强调复古,《自书诗》师法颜真卿,结体方整严谨,不拘泥规矩法度,学卷气浓厚。明代中期文学家,复古派前七子的领袖人物。
孟母三迁
刘向 〔两汉〕
【双调】得胜乐
白朴 〔元代〕
春丽日迟,和风习,共王孙公子游戏。醉酒淹衫袖湿,簪花压帽檐低。夏酷暑天,葵榴发。喷鼻香十里荷花,兰舟斜缆垂杨下。只宜铺枕簟、向凉亭披襟散发。秋玉露冷,蛩吟砌。听落叶西风渭水,寒雁儿长空嘹唳。陶元亮醉在东篱。冬密布云,初交腊。偏宜去扫雪烹茶,羊羔酒添价。胆瓶内温水浸梅花。又独自寝,难成梦,睡觉来怀儿里抱空。六幅罗裙宽褪,玉腕上钏儿松。独自走,踏成道,空走了千遭万遭。肯不肯疾些儿通报,休直到教担阁得天明了。红日晚,遥天暮,老树寒鸦几簇。咱为甚妆妆频觑,怕有那新雁儿寄来书。红日晚,残霞在,秋水共长天一色。寒雁儿呀呀的天外,怎生不捎带个字儿来?
【双调】沉醉东风 息斋画竹
徐再思 〔元代〕
【越调】斗鹌鹑 寄别
李邦基 〔明代〕
朝中措·清明时节
张炎 〔宋代〕
兰陵王·卷珠箔
张元干 〔宋代〕
浣溪沙·散步山前春草香
张淑芳 〔宋代〕
少年游·算来好景只如斯
纳兰性德 〔清代〕
减字木兰花·新月
菩萨蛮·夜来皓月才当午
温庭筠 〔唐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