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若水〔明代〕
赤日亲擎照两仪,功多违众是危疑。名家独步三杨后,天柱俄惊一角移。
归路竟须从老马,惜花时复看新枝。未愁行处春芳暮,犹在春阴乍半时。
湛若水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浣溪纱
辛弃疾 〔宋代〕
【中吕】普天乐_咏世洛阳花
张鸣善 〔元代〕
【仙吕】一半儿_秋日宫词花
张可久 〔元代〕
齐天乐·萤
王沂孙 〔宋代〕
蝶恋花·春暮
李煜 〔五代〕
遥夜亭皋闲信步。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淡月云来去。桃杏依稀香暗渡。谁在秋千,笑里轻轻语。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
减字木兰花(正月十七日,孙守约观残灯。是夕灯火甚盛,而雪消雨作)
毛滂 〔宋代〕
南歌子(道中直重九)
赵长卿 〔宋代〕
鹧鸪天(月夜诸院饮酒行令)
卜算子
徐俯 〔宋代〕
措鱼儿(用古“买陂塘旋栽杨柳”韵)
李公昴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