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增祥〔清代〕
百花落尽,只榜眼、莲花长好。甚老去张郎,脸霞红褪,犹著白衣待诏。
千岁辽东霜翎鹤,算十倍、雪儿难老。嗟碧海有桑,华池无藕,损人怀抱。
偷照。瑶池翠水,宛然风貌。想玉蝀桥边,十全天子,曾见风清月晓。
千朵鲜明,南宫夜景,一旦玉荷如扫。且拾取、旧日琪花一片,佛前微笑。
樊增祥
樊增祥(1846—1931)清代官员、文学家。原名樊嘉、又名樊增,字嘉父,别字樊山,号云门,晚号天琴老人,湖北省恩施市六角亭西正街梓潼巷人。光绪进士,历任渭南知县、陕西布政使、护理两江总督。辛亥革命爆发,避居沪上。袁世凯执政时,官参政院参政。曾师事张之洞、李慈铭,为同光派的重要诗人,诗作艳俗,有“樊美人”之称,又擅骈文,死后遗诗三万余首,并著有上百万言的骈文,是我国近代文学史上一位不可多得的高产诗人。著有《樊山全集》。
五帝本纪赞
司马迁 〔两汉〕
太史公曰:学者多称五帝,尚矣。然《尚书》独载尧以来,而百家言黄帝,其文不雅驯,荐绅先生难言之。孔子所传《宰予问五帝德》及《帝系姓》,儒者或不传。余尝西至空桐,北过涿鹿,东渐於海,南浮江淮矣,至长老皆各往往称黄帝、尧、舜之处,风教固殊焉。总之,不离古文者近是。予观《春秋》《国语》,其发明《五帝德》《帝系姓》章矣,顾弟弗深考,其所表见皆不虚。书缺有间矣,其轶乃时时见於他说。非好学深思,心知其意,固难为浅见寡闻道也。余并论次,择其言尤雅者,故著为本纪书首。
【中吕】醉高歌带红绣鞋 客中题壁
汤舜民 〔元代〕
西湖杂咏·夏
薛昂夫 〔元代〕
杂剧·四丞相高会丽春堂
王实甫 〔元代〕
驻马听·舞
白朴 〔元代〕
杂剧·吕洞宾三醉岳阳楼
马致远 〔元代〕
浣溪沙·初夏夜饮归
陈继儒 〔明代〕
思帝乡·闺怨
商景兰 〔清代〕
鸳帐冷,烛光浮。帐冷光浮梦短,思悠悠。 添得满腔憔悴,满身愁。纵到花间月底,意难留。
采桑子·荷花开后西湖好
欧阳修 〔宋代〕
明月棹孤舟(木樨)
黄公绍 〔唐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