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奇龄〔清代〕
夜堂听伎。正绛帐花垂,玉炉香细。莲炬光中,两两舞裙拖地。
忽来金雀鸦鬟小,算才堪、琐儿年纪。栏边歌缓,油车暗里。
翻然而至。
便手把、金樽徐递。似嫩叶裁衣,幽兰吹气。病起迟来问取,小名尚未。
风流京兆偏怜惜,道延年、女第如是。珊珊可念,何如竟唤,翩来为字。
毛奇龄
毛奇龄(1623—1716)清初经学家、文学家,与兄毛万龄并称为“江东二毛”。原名甡,又名初晴,字大可,又字于一、齐于,号秋晴,又号初晴、晚晴等,萧山城厢镇(今属浙江)人。以郡望西河,学者称“西河先生”。明末诸生,清初参与抗清军事,流亡多年始出。康熙时荐举博学鸿词科,授检讨,充明史馆纂修官。寻假归不复出。治经史及音韵学,著述极富。所著《西河合集》分经集、史集、文集、杂著,共四百余卷。
点绛唇·细草空林
黄仲则 〔清代〕
醉公子·岸柳垂金线
顾敻 〔五代〕
浣溪沙·独立寒阶望月华
张泌 〔唐代〕
河渎神
忆秦娥·情脉脉
程垓 〔宋代〕
永遇乐
张孝祥 〔宋代〕
菩萨蛮·翠翘金缕双鸂鶒
温庭筠 〔唐代〕
浣溪沙(和曾纯甫题谢氏小阁)
张抡 〔宋代〕
临江仙(车驾朝享景灵宫,久雨,一夕开霁)
菩萨蛮(代赠)
毛滂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