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景明〔明代〕
丛薄被烟皋,径路纡且微。秋风振乔柯,绿叶渐以稀。
日入群动息,林深众响归。君看栖枝鸟,大小必相依。
何景明
何景明(1483~1521)字仲默,号白坡,又号大复山人,信阳浉河区人。明弘治十五年(1502)进士,授中书舍人。正德初,宦官刘瑾擅权,何景明谢病归。刘瑾诛,官复原职。官至陕西提学副使。为“前七子”之一,与李梦阳并称文坛领袖。其诗取法汉唐,一些诗作颇有现实内容。有《大复集》。
和微之诗二十三首 和我年三首 其一
白居易 〔唐代〕
我年五十七,荣名得几许。甲乙三道科,苏杭两州主。
才能本浅薄,心力虚劳苦。可能随众人,终老于尘土。
岭表赋
谢灵运 〔南北朝〕
见五渎之东写,睹六水之南驰,挥灵海之委输,孰石穴之永归。
若乃长山款跨,外内乖隔,下无伏流,上无夷迹,麕兔望冈而旋归,鸿雁睹峰而反翮。既陟麓而践坂,遂升降於山畔。顾后路之倾巘,眺前磴之绝岸。看朝云之抱岫,听夕流之注涧。罗石棋布,怪谲横越。非山非阜,如楼如阙。斑采类绣,明白若月。萝蔓绝攀,苔衣流滑。
鹦鹉灭火
刘义庆 〔南北朝〕
有鹦鹉飞集他山,山中禽兽辄相爱。鹦鹉自念虽乐,此山虽乐,然非吾久居之地,遂去,禽兽依依不舍后数月,山中大火。鹦鹉遥见,心急如焚,遂入水沾羽,飞而洒之。
天神言:“汝虽有好意,然何足道也?”对曰:“虽知区区水滴不能救,然吾尝侨居是山,禽兽善待,皆为兄弟,吾不忍见其毁于火也!”
天神嘉其义,即为之灭火。
水仙子·讥时
张鸣善 〔元代〕
水调歌头·淮阴作
朱敦儒 〔宋代〕
如梦令·元旦
毛泽东 〔近现代〕
水调歌头·送王修甫东还
王恽 〔元代〕
菩萨蛮·黄云紫塞三千里
纳兰性德 〔清代〕
兰陵王(辛酉代寿壑翁丞相母夫人)
陈允平 〔宋代〕
鹊桥仙(自寿)
李仲光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