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明代〕
策马夷门道,萧条愁杀人。魏王公子不复见,大梁宫殿随灰尘。
七雄戈剑纷相击,秦兵已在邯郸陌。晋鄙难回朱亥椎,如姬早中侯嬴策。
春去秋来百草青,古城落日烟尘生。眼前不见抱关者,世上空传侠客名。
秋天摇落多愁思,信陵原头木应死。谁见豪门爱士时,惟有东流汴河水。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望远行·碧砌花光照眼明
李煜 〔五代〕
介之推不言禄
左丘明 〔先秦〕
晋侯赏从亡者,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
推曰:“献公之子九人,唯君在矣。惠、怀无亲,外内弃之。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晋祀者,非君而谁?天实置之,而二三子以为己力,不亦诬乎?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下义其罪,上赏其奸。上下相蒙,难与处矣。”
其母曰:“盍亦求之?以死谁怼?”
对曰:“尤而效之,罪又甚焉!且出怨言,不食其食。”
其母曰:“亦使知之,若何?”
对曰:“言,身之文也。身将隐,焉用文之?是求显也。”
其母曰:“能如是乎?与汝偕隐。”遂隐而死。
晋侯求之,不获,以绵上(地名)为之田。曰:“以志吾过,且旌善人。”
生查子·烟雨晚晴天
魏承班 〔五代〕
西江月·阻风山峰下
张孝祥 〔宋代〕
清平乐·池上纳凉
项鸿祚 〔清代〕
水天清话,院静人销夏。蜡炬风摇帘不下,竹影半墙如画。醉来扶上桃笙,熟罗扇子凉轻。一霎荷塘过雨,明朝便是秋声。
菩萨蛮·黄鹤楼
毛泽东 〔近现代〕
清平乐·夜饮友人别馆,听年少弹三弦。
陈维崧 〔清代〕
帘前雨罢,一阵凄凉话。城上老乌啼哑哑,街鼓已经三打。漫劳醉墨纱笼,且娱别馆歌钟。怪底烛花怒裂,小楼吼起霜风。
红窗月·燕归花谢
纳兰性德 〔清代〕
风流子·枫林凋晚叶
周邦彦 〔宋代〕
定西番·细雨晓莺春晚
温庭筠 〔唐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