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明代〕
东海有佳士,被服美且都。厉节抗时贵,法言惊世儒。
渊玄五经旨,纚纚若贯珠。管葛为之摄,仪秦为之愚。
黄金作高台,可置七尺躯。惜哉时不遇,落拓如凡夫。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商调】梧叶儿 怀古
宋方壶 〔元代〕
酒泉子·长忆观潮
潘阆 〔宋代〕
恋情深·玉殿春浓花烂熳
毛文锡 〔五代〕
南乡子·云带雨
李珣 〔五代〕
浣溪沙·霜日明霄水蘸空
张孝祥 〔宋代〕
贺新郎·睡起流莺语
叶梦得 〔宋代〕
渔家傲·灰暖香融销永昼
周邦彦 〔宋代〕
渔父词(其四)
王谌 〔南北朝〕
八声甘州(读周公瑾传)
王质 〔唐代〕
鹧鸪天(任静江经略安抚日元夕奉亲出郊)
邹应龙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