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家四叶当用武,南威百粤北平虏。候月九天出旆旌,扬尘万里鸣鞞鼓。
斥境先辟新秦中,略地还临旧幕下。王幕以南寇不来,边臣主议开河西。
兼符使者乘轺出,两道将军插羽齐。筑堠列亭过谷蠡,建旄授节戍渠犁。
浑耶纳款壮边卫,大宛衔恩输国质。天马效鸣上苑骖,眩人贡伎中军戏。
乌孙乞为塞外藩,单于长失右方臂。河南五郡富且雄,控扼婼羌攘犬戎。
生儿十岁能骑马,选士千屯皆引弓。远却匈奴深避帐,览威诸域毕承风。
葡萄移种入兰殿,苜蓿连阴接桂宫。博望凿空要上赏,贰师善战启侯封。
武帝居然弘茂略,秦皇不得誇奇功。原野萧条年代改,昔时亭障依然在。
崙头田官没草莱,密须征旅愁关垒。天骄游猎蔽阴山,诱罕邀遮蟠瀚海。
丈夫报主兼立名,慷慨辞君塞上行。属国应瞻都护节,居延再起受降城。
归来拜手见天子,成功元是一书生。
王慎中 (1509年10月10日—1559年8月19日[1] ),字道思,早年因读书于清源山中峰遵岩,号遵岩居士,后号南江。因家庭排行第二,又称王仲子,晋江(今属福建)人。明代诗人、散文家,嘉靖八才子之首,为明朝反复古风的代表人物之一。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与之论辩,言和而色夷。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谓余勉乡人以学者,余之志也;诋我夸际遇之盛而骄乡人者,岂知余者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