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允明〔明代〕
隔水应霜钟,寻声入宝宫。刹那依燄慧,六万绕神通。
欢喜来侯白,清真遇葛洪。独惭文字累,未得此缘空。
祝允明
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并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明历称其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
伤仲永
王安石 〔宋代〕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虞美人·张帆欲去仍搔首
陈与义 〔宋代〕
醉桃源·芙蓉
吴文英 〔宋代〕
思远人
赵令畤 〔宋代〕
采桑子·而今才道当时错
纳兰性德 〔清代〕
渔父词(其五)
王谌 〔南北朝〕
少年游
陈允平 〔宋代〕
七娘子(和贺方回登月波楼)
毛滂 〔宋代〕
望海潮(癸卯冬为建守赵季西赋碧云楼)
张元干 〔宋代〕
浣溪沙(腊梅)
赵长卿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