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明代〕
县城春莫雨纷纷,歌罢骊驹厌独闻。蓬鬓相逢俱未达,萍踪无定又离群。
绿芜客路风将远,黄鸟官亭酒半曛。江上草堂谁倚和,杜陵白发更思君。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中吕】满庭芳_湖景丝竹管
张可久 〔元代〕
【商调】梧叶儿 钓台
徐再思 〔元代〕
【仙吕】赏花时_风情春透天
乔吉 〔元代〕
采桑子·花前失却游春侣
冯延巳 〔五代〕
酒泉子·长忆西湖
潘阆 〔宋代〕
解连环·怨怀无托
周邦彦 〔宋代〕
木兰花(甘泉岩)
曾原郕 〔唐代〕
临江仙(落梅)
王炎 〔宋代〕
减字木兰花(千叶梅)
姚述尧 〔宋代〕
点绛唇(咏春十首)
张抡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