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先秦〕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为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惟弗居,是以不去。(不为始,原本作“不辞”,据敦煌本改)
天之道,其犹张弓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邪。(张弓乎 一作:张弓欤;不足者补之 一作:不足者与之;见贤邪 一作:见贤)
老子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阳,或曰谥伯阳,春秋末期人,生卒年不详,籍贯也多有争议,《史记》等记载老子出生于楚国 或陈国 。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与庄子并称“老庄”。后被道教尊为始祖,称“太上老君”。在唐朝,被追认为李姓始祖。春秋末年,天下大乱,老子欲弃官归隐,遂骑青牛西行。到灵宝函谷关时,受关令尹喜之请著《道德经》。老子传世作品《道德经》(又称《老子》),是全球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
【中吕】迎仙客_湖上镜出匣
张可久 〔元代〕
【中吕】满庭芳_春暮韶光几
【双调】卖花声_雪儿娇小歌
徐再思 〔元代〕
一丛花·溪堂玩月作
陈亮 〔宋代〕
卜算子·秋色到空闺
夏完淳 〔明代〕
虞美人·触帘风送景阳钟
顾敻 〔五代〕
柳梢青·茅舍疏篱
杨无咎 〔宋代〕
小阑干·去年人在凤凰池
萨都剌 〔元代〕
应天长·条风布暖
周邦彦 〔宋代〕
更漏子·柳丝长
晏几道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