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叔伦〔唐代〕
戴叔伦
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常州)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其诗体裁皆有所涉猎。
与诸同年贺座主侍郎新拜太常,同宴萧尚书亭
白居易 〔唐代〕
杂剧·吕洞宾三醉岳阳楼
马致远 〔元代〕
谒金门·留不得
孙光宪 〔五代〕
点绛唇·丁未冬过吴松作
姜夔 〔宋代〕
西江月·批宝玉二首
曹雪芹 〔清代〕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卖花声·立春
黄景仁 〔清代〕
采桑子·冷香萦遍红桥梦
纳兰性德 〔清代〕
浣溪沙·莲漏三声烛半条
摸鱼儿·送座主德清蔡先生
南楼令·古木向人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