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其昌〔明代〕
凄烟衰草平原暮,二士千秋那得寤。閒愁不到钓鱼矶,习心未遣亡羊路。
苇花平岸变霜容,总是窗前书带丛。何时棹向朱泾去,船子元无半字踪。
董其昌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闵行区马桥)人,明代书画家。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卒后谥“文敏”。董其昌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黄公望、倪瓒,笔致清秀中和,恬静疏旷;用墨明洁隽朗,温敦淡荡;青绿设色,古朴典雅。以佛家禅宗喻画,倡“南北宗”论,为“华亭画派”杰出代表,兼有“颜骨赵姿”之美。其画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画坛影响甚大。书法出入晋唐,自成一格,能诗文。
【双调】湘妃怨
卢挚 〔元代〕
双调·水仙子
白朴 〔元代〕
忆少年·飞花时节
朱彝尊 〔清代〕
相思令·吴山青
林逋 〔宋代〕
酒泉子·黛薄红深
顾敻 〔五代〕
点绛唇·病起恹恹
韩琦 〔宋代〕
陌上花·有怀
张翥 〔元代〕
渡江云·晴岚低楚甸
周邦彦 〔宋代〕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李煜 〔五代〕
花犯(木芙蓉)
黄公绍 〔唐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