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攀龙〔明代〕
别离有杨柳,折赠拟琅玕。古道千人失,时才一尉难。
清秋开少府,紫气指长安。梅福称仙仕,蒲城得吏欢。
河声公檄静,岳色讼庭寒。鸿雁云中出,芙蓉月下看。
三秦至豪杰,两汉数衣冠。冯翊今遗邑,何轻佐幕官。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
王维 〔唐代〕
近腊月下,景气和畅,故山殊可过。足下方温经,猥不敢相烦,辄便往山中,憩感配寺,与山僧饭讫而去。
北涉玄灞,清月映郭。夜登华子冈,辋水沦涟,与月上下。寒山远火,明灭林外。深巷寒犬,吠声如豹。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此时独坐,僮仆静默,多思曩昔,携手赋诗,步仄径,临清流也。
当待春中,草木蔓发,春山可望,轻鲦出水,白鸥矫翼,露湿青皋,麦陇朝雊,斯之不远,倘能从我游乎?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然是中有深趣矣!无忽。因驮黄檗人往,不一,山中人王维白。
【黄钟】醉花阴_元宵忆旧冻
曾瑞 〔元代〕
长相思·秋风清
李攀龙 〔明代〕
秋风清,秋月明。叶叶梧桐槛外声。难教归梦成。砌蛩鸣,树鸟惊。塞雁行行天际横。偏伤旅客情。
玉漏迟·咏杯
元好问 〔金朝〕
河传·春浅
纳兰性德 〔清代〕
浣溪沙·争挽桐花两鬓垂
周邦彦 〔宋代〕
瑞鹧鸪·期思溪上日千回
辛弃疾 〔宋代〕
谢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
李煜 〔五代〕
过秦楼(寿建安使君谢右司)
陈允平 〔宋代〕
水调歌头(中秋)
姚述尧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