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元祐〔元代〕
阳春有晖,物其是依。何独寸草?春阳载辉。菲菲芳草,沐沐春阳。
德泽之漙,寸草之长。子之于母,其恩莫大。鞠育成人,恩等覆载。
儿之出矣,念儿衣单。为缝为纫,惟恐或寒。是意之微,孰为识者?
有唐诗人,孟氏东野。华彦清父,奉其母仪。春草名轩,本乎孟诗。
嗟彦清父,嘅亲早寡。奉母斯轩,饮酒伐鼓。有孙在膝,有孙授室。
儿在母前,诸孙林立。母喜谓儿,尔父殁时。天高地厚,茕茕孤嫠。
安知今日,孙又抱子?是皆尔父,积庆有此。儿闻母言,悲喜盈襟。
歌我声诗,以慰母心。
郑元祐
(1292—1364)处州遂昌人,迁钱塘,字明德,号尚左生。少颖悟,刻励于学。顺帝至正中,除平江儒学教授,升江浙儒学提举,卒于官。为文滂沛豪宕,诗亦清峻苍古。他早年时期居钱塘(今杭州市),后来侨居吴中近四十年,晚年命名其文集为《侨吴集》,另著有笔记《遂昌杂录》。
【越调】寨儿令_分凤鞋,剖
周文质 〔元代〕
驻马听·舞
白朴 〔元代〕
殿前欢·拍栏杆
乔吉 〔元代〕
【双调】新水令_题西湖四时
马致远 〔元代〕
临江仙·柳带摇风汉水滨
牛希济 〔五代〕
抛球乐·逐胜归来雨未晴
冯延巳 〔五代〕
卜算子·天生百种愁
徐俯 〔宋代〕
风入松·寄柯敬仲
虞集 〔元代〕
最高楼·醉中有索四时歌者为赋
辛弃疾 〔宋代〕
木兰花慢·可怜今夕月
中秋饮酒将旦,客谓前人诗词有赋待月无送月者,因用《天问》体赋。
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飞镜无根谁系?姮娥不嫁谁留?谓经海底问无由,恍惚使人愁。怕万里长鲸,纵横触破,玉殿琼楼。虾蟆故堪浴水,问云何玉兔解沉浮?若道都齐无恙,云何渐渐如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