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若水〔明代〕
短长昼夜岂须惊,长与天清与地宁。逆旅岂无诸客过,大冬谁信一花荣。
形神葆合元来相,亥子调和太一羹。造物小儿何促狭,几旬来苦老先生。
湛若水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阳春曲·笔头风月时时过
姚燧 〔元代〕
酹江月·秋夕兴元使院作用东坡赤壁韵
胡世将 〔宋代〕
点绛唇·丁未冬过吴松作
姜夔 〔宋代〕
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
冯延巳 〔五代〕
鹧鸪天·别情
聂胜琼 〔宋代〕
步蟾宫·闰六月七夕
顾贞观 〔清代〕
水调歌头·盟鸥
辛弃疾 〔宋代〕
采桑子(秋日丁香)
王炎 〔宋代〕
诉衷情
陈允平 〔宋代〕
壶中天(寿致政邑宰六十三,子任尉,孙领荐)
翁定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