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顺鼎〔清代〕
碧尽湘天古恨多。万重明月万重波。湘花颜色似湘娥。
桃叶江空愁读曲,竹枝调若畏闻歌。湘人情性奈秋何。
易顺鼎
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东坡种花二首 其二
白居易 〔唐代〕
东坡春向暮,树木今何如。漠漠花落尽,翳翳叶生初。
每日领童仆,荷锄仍决渠。刬土壅其本,引泉溉其枯。
小树低数尺,大树长丈馀。封植来几时,高下随扶疏。
养树既如此,养民亦何殊。将欲茂枝叶,必先救根株。
云何救根株,劝农均赋租。云何茂枝叶,省事宽刑书。
移此为郡政,庶几氓俗苏。
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李之仪 〔宋代〕
水调歌头·舟次扬州和人韵
辛弃疾 〔宋代〕
木兰花慢(丙辰寿叶制相)
陈允平 〔宋代〕
百字令(寿冯宪。是日,宴于古羊桃花下)
李仲光 〔宋代〕
谒金门
张元干 〔宋代〕
折红英
程垓 〔宋代〕
谒金门(和德远)
赵长卿 〔宋代〕
临江仙(秋日有感)
拾翠羽
张孝祥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