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显〔唐代〕
李显
唐中宗李显(656年-710年),原名李哲,唐朝第四位皇帝,唐高宗李治第七子,武则天第三子。683年至684年、705年至710年两度在位。章怀太子李贤被废后,李显被立为皇太子。弘道元年(683年)即皇帝位,武后临朝称制。光宅元年(684年),被废为庐陵王先后迁于均州、房州等地。圣历二年(699年)召还洛阳复立为皇太子。神龙元年(705年)复位。唐中宗李显前后两次当政,共在位五年半,公元710年去世,终年55岁,谥号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初谥孝和皇帝),葬于定陵。
景帝令二千石修职诏
刘启 〔两汉〕
折桂令·过多景楼
周文质 〔元代〕
【中吕】满庭芳_碧山丹房闲
张可久 〔元代〕
西江月·添线绣床人倦
吴文英 〔宋代〕
渔家傲·和程公辟赠
张先 〔宋代〕
临江仙·海棠香老春江晚
和凝 〔五代〕
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晁补之 〔宋代〕
女冠子·四月十七
韦庄 〔唐代〕
摘得新
皇甫松 〔唐代〕
摘得新,枝枝叶叶春。管弦兼美酒,最关人。平生都得几十度,展香茵。
酌一卮,须教玉笛吹。锦筵红蜡烛,莫来迟。繁红一夜经风雨,是空枝。
清平乐·秋光烛地
陈师道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