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显〔唐代〕
李显
唐中宗李显(656年-710年),原名李哲,唐朝第四位皇帝,唐高宗李治第七子,武则天第三子。683年至684年、705年至710年两度在位。章怀太子李贤被废后,李显被立为皇太子。弘道元年(683年)即皇帝位,武后临朝称制。光宅元年(684年),被废为庐陵王先后迁于均州、房州等地。圣历二年(699年)召还洛阳复立为皇太子。神龙元年(705年)复位。唐中宗李显前后两次当政,共在位五年半,公元710年去世,终年55岁,谥号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初谥孝和皇帝),葬于定陵。
唐临为官
刘昫 〔五代〕
【双调】折桂令
曾瑞 〔元代〕
【仙吕】点绛唇 闺愁
贯云石 〔元代〕
四块玉·浔阳江
马致远 〔元代〕
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闭门
唐寅 〔明代〕
渔歌子·晓风清
顾夐 〔五代〕
满宫花·雪霏霏
魏承班 〔五代〕
菩萨蛮·越城晚眺
刘基 〔明代〕
西风吹散云头雨,斜阳却照天边树。树色荡湖波,波光艳绮罗。征鸿何处起,点点残霞里。月上海门山,山河莽苍间。
采桑子·谢家庭院残更立
纳兰性德 〔清代〕
浣溪沙·楼上晴天碧四垂
周邦彦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