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颀〔唐代〕
李颀
李颀(690-751),汉族,东川(今四川三台)人(有争议),唐代诗人。少年时曾寓居河南登封。开元十三年进士,做过新乡县尉的小官,诗以写边塞题材为主,风格豪放,慷慨悲凉,七言歌行尤具特色。
句
李白 〔唐代〕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及其弟子 〔先秦〕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截竿入城
邯郸淳 撰 〔魏晋〕
【越调】酒旗儿
乔吉 〔元代〕
梁甫吟
刘基 〔明代〕
生查子·烟雨晚晴天
魏承班 〔五代〕
沁园春·送春
刘辰翁 〔宋代〕
卜算子·烟雨幂横塘
谢逸 〔宋代〕
贺新郎·别友
毛泽东 〔近现代〕
生查子·窗雨阻佳期
孙光宪 〔五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