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颀〔唐代〕
桃李皆开尽,芳菲渐觉阑。鸟声愁暮雨,花色疑春寒。
倚石攀藤蔓,窥林数竹竿。葛巾常半著,何处似当閒。
李颀
李颀(690-751),汉族,东川(今四川三台)人(有争议),唐代诗人。少年时曾寓居河南登封。开元十三年进士,做过新乡县尉的小官,诗以写边塞题材为主,风格豪放,慷慨悲凉,七言歌行尤具特色。
蝜蝂传
柳宗元 〔唐代〕
蝜蝂者,善负小虫也。行遇物,辄持取,卬其首负之。背愈重,虽困剧不止也。其背甚涩,物积因不散,卒踬仆不能起。人或怜之,为去其负。苟能行,又持取如故。又好上高,极其力不已,至坠地死。
今世之嗜取者,遇货不避,以厚其室,不知为己累也,唯恐其不积。及其怠而踬也,黜弃之,迁徙之,亦以病矣。苟能起,又不艾。日思高其位,大其禄,而贪取滋甚,以近于危坠,观前之死亡,不知戒。虽其形魁然大者也,其名人也,而智则小虫也。亦足哀夫!
折桂令·想人生最苦别离
刘庭信 〔元代〕
卜算子·烟雨幂横塘
谢逸 〔宋代〕
忆余杭·长忆吴山
潘阆 〔宋代〕
定风波·席上送范廓之游建康
辛弃疾 〔宋代〕
浣溪沙·咏橘
苏轼 〔宋代〕
红窗怨(即事)
王质 〔唐代〕
南歌子(茉莉)
陈允平 〔宋代〕
醉蓬莱(寿)
张元干 〔宋代〕
谒金门(病起)
程垓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