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攀龙〔明代〕
天威严灭敌,使者出秋官。白羽徵兵入,黄金结士欢。
风云千骑动,雨雪二陵寒。无易行间客,能登汉将坛。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蟾宫曲·咏西湖
奥敦周卿 〔元代〕
庆东原·西皋亭适兴
薛昂夫 〔元代〕
寿阳曲·云笼月
马致远 〔元代〕
鹧鸪天·西都作
朱敦儒 〔宋代〕
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分付与疏狂。曾批给雨支风券,累上留云借月章。诗万首,酒千觞。几曾着眼看侯王?玉楼金阙慵归去,且插梅花醉洛阳。
酒泉子·空碛无边
孙光宪 〔五代〕
临江仙·送宇文德和被召赴行在所
张元干 〔宋代〕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 〔宋代〕
霜天晓角·旅兴
鹧鸪天·东阳道中
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
苏轼 〔宋代〕
余去岁在东武,作《水调歌头》以寄子由。今年子由相从彭门居百余日,过中秋而去,作此曲以别。余以其语过悲,乃为和之,其意以不早退为戒,以退而相从之乐为慰云耳
安石在东海,从事鬓惊秋。中年亲友难别,丝竹缓离愁。一旦功成名遂,准拟东还海道,扶病入西州。雅志困轩冕,遗恨寄沧洲。岁云暮,须早计,要褐裘。故乡归去千里,佳处辄迟留。我醉歌时君和,醉倒须君扶我,惟酒可忘忧。一任刘玄德,相对卧高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