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徵〔唐代〕
魏徵
魏徵(580年-643年2月11日),字玄成,钜鹿郡(一说在今河北省巨鹿县,一说在今河北省馆陶县)人,唐朝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因直言进谏,辅佐唐太宗共同创建“贞观之治”的大业,被后人称为“一代名相”。贞观十七年(643年),魏徵病死。官至光禄大夫,封郑国公,谥号“文贞”。葬礼从简。同年入凌烟阁。魏徵陵墓位于陕西省礼泉县。著有《隋书》序论,《梁书》、《陈书》、《齐书》的总论等。其言论多见《贞观政要》。其中最著名,并流传下来的谏文表---《谏太宗十思疏》。
【越调】小桃红 花篮区髻
徐再思 〔元代〕
折桂令·登姑苏台
乔吉 〔元代〕
采桑子·高城鼓动兰釭灺
王国维 〔近现代〕
抛球乐·逐胜归来雨未晴
冯延巳 〔五代〕
木兰花慢·立秋夜雨送梁汾南行
纳兰性德 〔清代〕
浣溪沙·争挽桐花两鬓垂
周邦彦 〔宋代〕
夜飞鹊·河桥送人处
江神子·赋梅寄余叔良
辛弃疾 〔宋代〕
菩萨蛮
祖可 〔宋代〕
丹凤吟
陈允平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