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嘏〔唐代〕
赵嘏
赵嘏(约806年——约853年),字承佑,楚州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人,唐代诗人。约生于宪宗元和元年(806年)年轻时四处游历, 大和七年预省试进士下第, 留寓长安多年, 出入豪门以干功名, 其间似曾远去岭表当了几年幕府。 后回江东, 家于润州(今镇江)。会昌四年进士及第,一年后东归。 会昌末或大中初复往长安, 入仕为渭南尉。 约宣宗大中六、七年(852年、853年)卒于任上。
临江仙·逗晓莺啼声昵昵
辛弃疾 〔宋代〕
【双调】寿阳曲 梅影
徐再思 〔元代〕
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李之仪 〔宋代〕
红林擒近·寿词·满路花
陈允平 〔宋代〕
酹江月·驿中言别友人
邓剡 〔宋代〕
蝶恋花·旅月怀人
宋琬 〔明代〕
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
纳兰性德 〔清代〕
四园竹·浮云护月
周邦彦 〔宋代〕
卜算子·咏梅
陆游 〔宋代〕
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
苏轼 〔宋代〕
余去岁在东武,作《水调歌头》以寄子由。今年子由相从彭门居百余日,过中秋而去,作此曲以别。余以其语过悲,乃为和之,其意以不早退为戒,以退而相从之乐为慰云耳
安石在东海,从事鬓惊秋。中年亲友难别,丝竹缓离愁。一旦功成名遂,准拟东还海道,扶病入西州。雅志困轩冕,遗恨寄沧洲。岁云暮,须早计,要褐裘。故乡归去千里,佳处辄迟留。我醉歌时君和,醉倒须君扶我,惟酒可忘忧。一任刘玄德,相对卧高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