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廷和〔清代〕
隐约幽丛里,残墉岭外崇。新愁销嫩草,旧恨付凄风。
鹤有千年迹,人传百世雄。登堂还自慰,谩语古今同。
陈廷和
陈廷和,漳浦人。生平不详。以下诗作据清修台湾方志所引辑录。
苏州李中丞以元日郡斋感怀诗寄微之及予,辄
白居易 〔唐代〕
牧童逮狼
蒲松龄 〔清代〕
两牧童入山至狼穴,穴中有小狼二。谋分捉之,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少倾,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童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且号且抓。其一童嗥又在彼树致小狼鸣急。狼闻声四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彼,号抓如前状。前树又鸣,又转奔之。口无停声,足无停趾,数十往复,奔渐迟,声渐弱;既而奄奄僵卧,久之不动。童下视之,气已绝矣。
寨儿令·次韵怀古
张可久 〔元代〕
【中吕】朝天子_携美姬湖上
张养浩 〔元代〕
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
毛泽东 〔近现代〕
水调歌头·我饮不须劝
辛弃疾 〔宋代〕
淳熙丁酉,自江陵移帅隆兴,到官之三月被召,司马监、赵卿、王漕饯别。司马赋《水调歌头》,席间次韵。时王公明枢密薨,坐客终夕为兴门户之叹,故前章及之。
我饮不须劝,正怕酒樽空。别离亦复何恨?此别恨匆匆。头上貂蝉贵客,苑外麒麟高冢,人世竟谁雄?一笑出门去,千里落花风。孙刘辈,能使我,不为公。余发种种如是,此事付渠侬。但觉平生湖海,除了醉吟风月,此外百无功。毫发皆帝力,更乞鉴湖东。
霜天晓角·旅兴
贺新郎·和徐斯远下第谢诸公载酒相访韵
浣溪沙·红日已高三丈透
李煜 〔五代〕
水调歌头(饶风岭上见梅)
王质 〔唐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