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攀龙〔明代〕
花鸟从春过,嬉游到夏偏。白云行酒上,清吹起舟前。
世路身何得,吾徒赋必传。宁须千日醉,不拟众人怜。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佚名 〔先秦〕
【越调】天净沙_过长春宫壶
王举之 〔元代〕
满江红·过汴梁故宫城
段克己 〔金朝〕
清平乐·金风细细
晏殊 〔宋代〕
红林擒近·寿词·满路花
陈允平 〔宋代〕
木兰花慢·渔父词
刘克庄 〔宋代〕
清平乐·夜饮友人别馆,听年少弹三弦。
陈维崧 〔清代〕
帘前雨罢,一阵凄凉话。城上老乌啼哑哑,街鼓已经三打。漫劳醉墨纱笼,且娱别馆歌钟。怪底烛花怒裂,小楼吼起霜风。
南乡子·秋暮村居
纳兰性德 〔清代〕
西江月·粉面都成醉梦
辛弃疾 〔宋代〕
木兰花慢·可怜今夕月
中秋饮酒将旦,客谓前人诗词有赋待月无送月者,因用《天问》体赋。
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飞镜无根谁系?姮娥不嫁谁留?谓经海底问无由,恍惚使人愁。怕万里长鲸,纵横触破,玉殿琼楼。虾蟆故堪浴水,问云何玉兔解沉浮?若道都齐无恙,云何渐渐如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