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明代〕
法师东南秀,成行独清苦。一锡行挑贝叶书,孤帆笑别扶桑树。
茫茫海水无行路,水月澄澄印禅悟。经梵朝残五老云,钵盂夜洗三山雨。
随缘忽复东归去,万里鲸波一杯渡。夜半龙吟丈室云,天边鸟没千峰曙。
尘缘未断那可攀,别后知师向何处。
王恭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金字经·胡琴
张可久 〔元代〕
【中吕】朝天子 西湖
徐再思 〔元代〕
阮郎归·女贞花白草迷离
王国维 〔近现代〕
清平乐·凤城春浅
陈允平 〔宋代〕
满庭芳·夏日溧水无想山作
周邦彦 〔宋代〕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李清照 〔宋代〕
酒泉子·无题
辛弃疾 〔宋代〕
倦寻芳(试墨)
王质 〔唐代〕
长相思(渔父)
如梦令(水仙用雪堂韵)
姚述尧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