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唐代〕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和吴克明广文赋梅
辛弃疾 〔宋代〕
对酒五首 其二
白居易 〔唐代〕
蜗牛角上争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随富随贫且欢乐,不开口笑是痴人。
上阳白发人-愍怨旷也
【正宫】醉西施
珠帘秀 〔元代〕
【双调】殿前欢_对菊自叹可
张养浩 〔元代〕
点绛唇·春日风雨有感
陈子龙 〔明代〕
蝶恋花·卷絮风头寒欲尽
赵令畤 〔宋代〕
满江红·屈指兴亡
张煌言 〔明代〕
赤枣子·风淅淅
纳兰性德 〔清代〕
水龙吟·题文姬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