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唐代〕
孟山有兽,仁心毛质。不践生刍,不食生物。有道则见,非时不出。
三季巳还,退藏于密。我闻其名,徵之于书。不识其形,得之于图。
白质黑文,猊首虎躯。是耶非耶,孰知之乎。巳矣夫,巳矣夫,前不见往者,后不见来者,吁嗟乎驺虞。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南吕】骂玉郎过感皇恩采茶歌
曾瑞 〔元代〕
水仙子·怀古
张可久 〔元代〕
【越调】凭阑人_湖上二首远
人月圆·春晚次韵
于中好·握手西风泪不干
纳兰性德 〔清代〕
蝶恋花·何物能令公怒喜
辛弃疾 〔宋代〕
定风波(赠将)
王质 〔唐代〕
木兰花慢(寄豫章故人)
李珏 〔宋代〕
兰陵王(辛酉代寿壑翁丞相母夫人)
陈允平 〔宋代〕
鹧鸪天
张抡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