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唐代〕
临高始见人寰小,对远方知色界空。回首却归朝市去,一稊米落太仓中。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如梦令·谁伴明窗独坐
向滈 〔宋代〕
天仙子·草绿裙腰山染黛
文廷式 〔近现代〕
草绿裙腰山染黛,闲恨闲愁侬不解。莫愁艇子渡江时,九鸾钗,双凤带,杯酒劝郎情似海。
金缕曲·闷欲呼天说
吴藻 〔清代〕
浣溪沙·谁道飘零不可怜
纳兰性德 〔清代〕
哨遍(秋水观)
辛弃疾 〔宋代〕
清平乐·春宵睡重
行香子·秋与
苏轼 〔宋代〕
临江仙(寿六十二)
彭子翔 〔宋代〕
木兰花慢
刘镇 〔宋代〕
风入松(寿恕齐谢待制)
陈允平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