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

述哀 其三

郑孝胥郑孝胥 〔清代〕

淦子赴弟丧,炳子之日本。我特促之行,所虑良在远。

炳前跽告辞,酸泪为一泫。方当迎而父,但去勿悽断。

为农堪养亲,世变莫挂眼。

赏析

述哀 其二

郑孝胥郑孝胥 〔清代〕

我持栗兄书,猝不知所为。自呼神略定,勃然涌千哀。

兄书本细秀,两纸字累累。二丧仗经纪,智虑饶安排。

疾疫甚刀兵,一言伤我怀。江船幸未发,飞书还相催。

行间别无语,速去勿迟回。我兄但自脱,妇稚徐更裁。

赏析

十一月二十二日出京道中杂诗 其十四

郑孝胥郑孝胥 〔清代〕

忍寒不衣裘,未老殊觉赧。大哉驭人言,胜于求饱暖。

赏析

使日杂诗 其十三

郑孝胥郑孝胥 〔清代〕

松径通天暗入林,两峰离立意何深。白云虚度岩腰过,似有微行出岫心。

赏析

湖上杂诗 其二

郑孝胥郑孝胥 〔清代〕

湖心风乍起,云影暗雷峰。但觉波光白,不知烟翠浓。

赏析

寄韬庵

郑孝胥郑孝胥 〔清代〕

意气当时几许狂,堪憎老境债教偿。残年况味今参透,祇是生离死别忙。

赏析

九月初一日晨起 其二

郑孝胥郑孝胥 〔清代〕

动静元来贯晦明,半生待旦伴长庚。萧然抱膝灯光下,渐觉人间万事轻。

赏析

十一月二十二日出京道中杂诗 其七

郑孝胥郑孝胥 〔清代〕

守道去人远,诸峰空自青。不缘文字力,何处见英灵。

赏析

七月初三日雨时将入都 其二

郑孝胥郑孝胥 〔清代〕

秋蚊不可见,惟觉毒在肤。向夕一雨过,翛然得我躯。

莞簟生嫩凉,衾帱初可俱。时节改人意,蹉跎哀壮夫。

赏析

使日杂诗 其十七

郑孝胥郑孝胥 〔清代〕

痴云堆积天如墨,雪浪奔腾海愈明。正有万千身世恨,悲歌来和撼天声。

赏析

张玄

郑孝胥郑孝胥 〔清代〕

河南张处虚,礼辟不可致。凉州军将行,被褐忽一至。

边章乃小丑,岂足烦至计。中官久无道,海内郁怨气。

来朝平乐观,祖道空府寺。车骑握六师,出言谁敢异?

鸣金召军正,酒半一挥觯。以次诛有罪,馀党悉拘繫。

摧山回日月,事若反掌易。天地可再造,忠正各在位。

何为不出此,震慑顿失次。竖子狃常情,轻语固伤智。

悠悠鲁阳山,翩然从此逝。

赏析

使日杂诗 其二十

郑孝胥郑孝胥 〔清代〕

儿女倾城为送迎,老夫感涕欲纵横。达材成德真吾党,愿汝同扬一世名。

赏析

徐进斋观察属题李北海古诗十九首墨迹

郑孝胥郑孝胥 〔清代〕

干将莫邪难争锋,自言此书与卢鸿。由来文选是家学,父子授受善与邕。

愿为鸣鹤殊鸿鹄,谁见香象追飞龙。世间石刻已稀有,朱阑麻纸垂奇踪。

吾闻尧章论书法,以行为真非专工。孟坚复引狂为戒,欹斜流弊妨童蒙。

谛观字里极骏逸,超凡绝迹元难从。道州猿叟主端直,独至江夏终推崇。

平生颇疑古欺我,颜柳以外皆瞍矇。重姿重骨任交诟,千金宝秘归徐公。

赏析

使日杂诗 其二

郑孝胥郑孝胥 〔清代〕

山路樱花半未开,云中富士雪犹霾。车傍儿女颜如玉,尽道先生觅句来。

赏析

天津入都车中 其四

郑孝胥郑孝胥 〔清代〕

举朝议变法,不动犹拔山。道傍穷措大,缩手入袖间。

赏析

纪对南皮尚书语

郑孝胥郑孝胥 〔清代〕

尚书顾我言,子适日本归。韩衅初未发,蓄谋非一时。

彼族治战具,其端讵难窥。觇国能返报,备豫或不迟。

边事坏至此,语次张髯髭。逡巡仰而对,兹意匪所知。

颇闻列国法,其制有三师。号为常备者,终岁听指撝。

昼惊若赴敌,宵严若交绥。其次曰预备,军行乃登陴。

又次为后备,不足则徵之。朝令夕已发,有类脱兔驰。

中朝实久弛,文武苟以嬉。寇至纷募兵,械器窳弗治。

近如牙山役,浃月遥相持。济师数十请,主者莫肯尸。

败我非彼能,灞上真群儿。尚书试熟念,下走徒嘘唏。

赏析

正月三日忆小乙

郑孝胥郑孝胥 〔清代〕

千载匆匆过眼前,无端生灭定谁坚。幽明岁月应同逝,母子相依又六年。

赏析

青厓雨山竹雨香城夜饮 其二

郑孝胥郑孝胥 〔清代〕

辽海新朝莫苟安,由来事业出艰难。漆身吞炭都经过,忧患馀生亦等閒。

赏析

生女七日而殇

郑孝胥郑孝胥 〔清代〕

夫何而为人,骨肉亦已具。奄忽遂物化,掣电未尝驻。

微质倏去来,我意初不悟。儿曹何所失,洒涕向暗处。

有无旋相生,常理自成数。久视或偶然,沈吟山色暮。

赏析

游定林观乾道题名

郑孝胥郑孝胥 〔清代〕

定林亦何有,惟有石嶕峣。孤泉涩不驶,灌莽围岩腰。

残寺久难兴,败墙土犹焦。俗僧赞佛力,诳语空哓哓。

那知记名迹,盛述蛇与猫。我怀临川翁,松岑寄寂寥。

穿云复涉水,独往不可招。高躅纵莫寻,神理固非遥。

清咏入山骨,历劫元未销。空山一怅望,悽怆心潜摇。

猗嗟此何世,仰睇仍层霄。题名从剑南,终觉习气饶。

光绪视乾道,后来论宜昭。相牵返城郭,酷日愁山椒。

形式
© 2023 古典诗文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