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哉乾元,万品资生。陶育五常,惟浊惟清。猗欤君子,诞禀纯精。
行归于周,忠笃允诚。允诚伊何,拔群出俗。恒若不修,抱此素朴。
履谦居冲,恒若不足。上交不谄,下交不渎。倬彼云汉,于章于天。
九五翻飞,利见大人。大人有命,是牧是招。时行则行,遂升东朝。
东朝光光,天同其曜。匪徒一台,天同其照。其照尔德,又简尔才。
将登三事,百揆是厘。据仁为本,仗义为舆。经纬三坟,错综众书。
斟酌圣奥,与道卷舒。靡靡陆生,帝度其心。静恭夙夜,莫其德音。
德音既莫,其美弥深。为物之主,为士之林。天作高山,大王荒之。
荡荡荆土,子其康之。风俗未敦,子其臧之。群彦未叙,子其纲之。
忝荣剖符,悠悠在兹。羔裘豹祛,有愧不能。乃眷我顾,爰贻休诗。
嘉睹嘉藻,以为清规。敢铭妙言,终始永思。
天目幽邃奇古不可言,由庄至颠,可二十余里。
凡山深辟者多荒凉,峭削者鲜迂曲;貌古则鲜妍不足,骨大则玲珑绝少,以至山高水乏,石峻毛枯:凡此皆山之病。
天目盈山皆壑,飞流淙淙,若万匹缟,一绝也。石色苍润,石骨奥巧,石径曲折,石壁竦峭,二绝也。虽幽谷县岩,庵宇皆精,三绝也。余耳不喜雷,而天目雷声甚小,听之若婴儿声,四绝也。晓起看云,在绝壑下,白净如绵,奔腾如浪,尽大地作琉璃海,诸山尖出云上若萍,五绝也。然云变态最不常,其观奇甚,非山居久者不能悉其形状。山树大者,几四十围,松形如盖,高不逾数尺,一株直万余钱,六绝也。头茶之香者,远胜龙井,笋味类绍兴破塘,而清远过之,七绝也。余谓大江之南,修真栖隐之地,无逾此者,便有出缠结室之想矣。
宿幻住之次日,晨起看云,巳后登绝顶,晚宿高峰死关。次日,由活埋庵寻旧路而下。数日晴霁甚,山僧以为异,下山率相贺。山中僧四百余人,执礼甚恭,争以饭相劝。临行,诸僧进曰: “荒山僻小,不足当巨目,奈何?”余曰:“天目山某等亦有些子分,山僧不劳过谦,某亦不敢面誉。”因大笑而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