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奇龄〔清代〕
长相思,在春晚。朝日瞳瞳熨花暖。黄鸟飞,绿波满。
雀粟衔素珰,蛛丝断金剪。欲着别时衣,开箱自展转。
毛奇龄
毛奇龄(1623—1716)清初经学家、文学家,与兄毛万龄并称为“江东二毛”。原名甡,又名初晴,字大可,又字于一、齐于,号秋晴,又号初晴、晚晴等,萧山城厢镇(今属浙江)人。以郡望西河,学者称“西河先生”。明末诸生,清初参与抗清军事,流亡多年始出。康熙时荐举博学鸿词科,授检讨,充明史馆纂修官。寻假归不复出。治经史及音韵学,著述极富。所著《西河合集》分经集、史集、文集、杂著,共四百余卷。
陈元方候袁公
刘义庆 〔南北朝〕
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陈遗至孝
陈遗至孝。母好食铛底焦饭,遗作郡主簿,恒装一囊,每煮食,辄贮收焦饭,归以遗母。后值孙恩掠郡,郡守袁山松即日出征。时遗已聚敛得数斗焦饭,未及归家,遂携而从军。与孙恩战,败,军人溃散,遁入山泽,无以为粮,有饥馁而死者。遗独以焦饭得活,时人以为至孝之报也。
沉醉东风·七夕
卢挚 〔元代〕
忆秦娥·情脉脉
程垓 〔宋代〕
踏莎行·芳草平沙
张翥 〔元代〕
采桑子·那能寂寞芳菲节
纳兰性德 〔清代〕
鹧鸪天·黄沙道中
辛弃疾 〔宋代〕
伤情怨
陈允平 〔宋代〕
一落索(东归代同舟寄远)
毛滂 〔宋代〕
柳梢青(春词)
赵长卿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