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顺鼎〔清代〕
澹极秋光转觉浓。水亭添上一分红。枫人斜立夕阳中。
乌鹊啼残筝馆月,鲤鱼催起舵楼风。碧天无分采夫容。
易顺鼎
易顺鼎(1858~1920)清末官员、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字实甫、实父、中硕,号忏绮斋、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江城子 戏同官
辛弃疾 〔宋代〕
留仙初试砑罗裙。小腰身。可怜人。江国幽香,曾向雪中闻。
过尽东园桃与李,还见此,一枝春。
庾郎襟度最清真。挹芳尘。便情亲。南馆花深,清夜驻行云。
拼却日高呼不起,灯半灭,酒微醺。
光武帝临淄劳耿弇
刘秀 〔两汉〕
【越调】天净沙_咏秃笠儿深
王和卿 〔元代〕
咏秃笠儿深掩过双肩,头巾牢抹到眉边,款款的把笠檐儿试掀。连荒道一句:君子人不见头面!
醉太平·泥金小简
刘庭信 〔元代〕
【双调】清江引_秋思自从玉
张可久 〔元代〕
【双调】钱丝泫
乔吉 〔元代〕
【双调】寿阳曲_担春盛,问
贯云石 〔元代〕
水仙子·春风骄马五陵儿
马致远 〔元代〕
柳含烟·章台柳
毛文锡 〔五代〕
喜迁莺·晓行
刘一止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