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觏〔宋代〕
咄咄休休一世閒,百年都是浪悲欢。高谈不待傍人笑,立事须知自古难。
时见老颜来鉴里,已将生计托云端。六鳌未可挥刀斫,肯便临溪把钓竿。
李觏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 “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点绛唇·屏却相思
王国维 〔近现代〕
酒泉子·长忆孤山
潘阆 〔宋代〕
华胥引·秋思
周邦彦 〔宋代〕
鹧鸪天·欲上高楼去避愁
辛弃疾 〔宋代〕
怨春郎(宿池口)
王质 〔唐代〕
沁园春(题西宗云山楼)
刘镇 〔宋代〕
宝鼎见(云岩师书灯夕命赋)
陈允平 〔宋代〕
洞仙歌
石孝友 〔宋代〕
踏莎行(中秋玩月)
毛滂 〔宋代〕
南歌子(春暮送别)
赵长卿 〔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