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澄之〔清代〕
头白山僧旧说名,早年持律晚尤精。客来旋摘新锄菜,打水亲烧折脚铛。
钱澄之
钱澄之(1612~1693),初名秉镫,字饮光,一字幼光,晚号田间老人、西顽道人。汉族,安徽省桐城县(今枞阳县)人。明末爱国志士、文学家。作为皖江文化的重要诗人,与同期的顾炎武、吴嘉纪并称江南三大遗民诗人,诗歌创作上取得了杰出成就。 著有《田间集》、《田间诗集》、《田间文集》、《藏山阁集》等。钱澄之学识渊博,文笔雄健,质朴宏肆,不事雕琢。他勇弃俗学,专治古文,文章精洁、典雅,对后来“桐城派”的形成有一定影响。钱澄之对数学、地理、训诂、义理亦有研究。
贺新郎 同父见和,再用韵答之
辛弃疾 〔宋代〕
夸父逐日
佚名 〔先秦〕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沉醉东风·挂绝壁松枯倒倚
卢挚 〔元代〕
蟾宫曲·金陵怀古
忆余杭·长忆吴山
潘阆 〔宋代〕
蝶恋花·桐叶晨飘蛩夜语
陆游 〔宋代〕
望江南·超然台作
苏轼 〔宋代〕
水调歌头(同徐师川泛太湖舟中作)
张元干 〔宋代〕
胜胜慢(柳词)
赵长卿 〔宋代〕
摊破丑奴儿(梅词)